“為什麼不上學?”“不想上了。”“在外面幹嗎?”“流浪。”這是家住浦口的12歲男孩小冬(化名)前天和民警的一段對話,當時,他正和另一名初中孩子一起,在浦口一處小區閑逛。孩子父親朱先生無奈表示,他是從安徽來南京打工的,根本無暇顧及教育。
  “這看起來是個案,實際上涉及流動兒童教育這一很大的問題。”教育專家指出。
  現代快報記者 徐紅艷 王穎菲
  一個多月沒上學,最長半個月不回家
  這兩天,在南京市浦口區一小區工作的保安張師傅,總能在小區里看到一個東躲西藏的孩子的身影。這個孩子渾身髒兮兮的,全身都是灰,看起來幾天沒洗澡了。張師傅很納悶:這個時候,孩子不在學校,在小區里玩什麼?他趕緊上前,將他攔下。
  這名叫小冬的12歲男孩告訴張師傅,他已經一個多月沒上學了,每天在外面亂逛,父親工作忙沒空管他,但不時地會給十幾元,讓他買些吃的。他有一個朋友,已經上初中,兩人有時結伴在外面“流浪”。聽見這話,張師傅趕忙報了警。面對民警,男孩並沒有太緊張。“為什麼不上學?”“不想上了。”他回答得沒有絲毫猶豫。
  而小冬之後說的,更讓民警和張師傅嚇了一跳。“這幾天都沒回家,”男孩說,“就睡網吧,昨天早上睡到7點。”但是,對於民警“為什麼不回家”的詢問,男孩沉默了很久,沒有回答。
  小冬就讀的浦口復興小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,從近一兩年起,小冬開始頻繁逃課,而且常常連家都不回,老師根本找不到他。學校曾聯合孩子父親朱先生一起對孩子進行教育,可往往是前一天答應得好好的,第二天又沒了人影。這學期,小冬逃課的次數尤其多,短則兩三天,最近的這次時間最長,從去年12月起,就沒見他來過學校。
  才被民警教育過,孩子又沒了蹤影
  據瞭解,小冬一家來自安徽。父親朱先生是位泥瓦匠,16年前來到南京打零工,家裡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,最大的已經上高中,小冬年紀最小。
  對於兒子的情況,朱先生早就知道,可束手無策。“最近他已經四五天沒回來了,最長的一次,半個月沒回家,也不知道他睡哪兒,”朱先生苦笑一聲,“我現在都不敢打他,以前打過,十幾天不回來,不打的話,隔三岔五還回趟家。”
  昨天下午,現代快報記者趕到朱先生一家五口租住的房子。那是兩間不大的瓦房,房前隨意堆放著一些垃圾。雖然前一天才被民警教育過,但小冬依舊不在家,記者詢問了一下,他也沒有去學校。
 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小冬的父親工作繁忙,經常早出晚歸。“3個女兒和兒子跟他一起住,就在旁邊兩層樓後面的小瓦房中。”
  “白天幾乎看不到小孩獃在家。”鄰居何師傅表示,小冬幾乎沒有人管,在外面“遊蕩”。
  朱先生坦言,自己根本無暇顧及孩子。“我每天早上六七點出門,晚上五六點到家,最多管上孩子吃住,教育根本顧不上,何況我也沒讀過書。”
  學校說法
  孩子很聰明,學校不會不管他的
  好在3個女兒乖巧聽話,每天早上自己拿錢買早飯,晚上回家自己做飯吃。就這個兒子,雖然不算調皮,但很內向,什麼話都不跟父親說。四五年前,孩子媽媽離家出走後,他就更沉默寡言了,朱先生也摸不透他的心思。
  如今,朱先生最擔心的,就是兒子學壞。“所以我每天丟十幾元在家裡,他晚上不回來,白天可能回來,便可以拿錢買點東西,不要在外面學了偷。”
  朱先生說,如果再這樣下去,他只能把兒子送回老家的寄宿學校,請爺爺奶奶照看著,“讓他出不來。”可是,考慮到父母年歲已大,加上兒子不在身邊,更沒有人管,他還是希望,小冬能留在自己身邊上學。這樣的矛盾心理,讓他左右為難。
  對此,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,他們從沒有放棄過小冬,不管他。負責人介紹,其實這個孩子很聰明,也不算淘氣,雖然落課很多,但成績不算特別差,而且他運動能力很好,是學校里乒乓球打得最好的孩子。
  “問題是,我們很難發現他的行蹤,”該負責人坦言,“只要他在學校附近出現,被同學看到,我們一定會立即追出去找。”平時小冬只要來上學,從老師到校長,都會和他耐心談話。“無論如何,學校都對他敞開大門!”學校表示,如果孩子回來,他們會繼續加強和家長的聯繫,儘力給他更多關註關心,把他留在校園和家庭。
  教育專家
  流動兒童教育不是每個家庭的私事
  對於小冬的情況,南師大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指出,這看起來是個案,實際上背後存在很大問題。
  “對於這個孩子來說,他或許有種‘被拋棄’的感覺,他感到痛苦,因此只能選擇迴避。”殷飛指出,實際上,像小冬這樣的流動兒童,在全國還有很多。他們的家長,也許因為生計問題,或是根本沒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,所以基本不管孩子。而且,在國內很多老師的想法里,還沒有針對特殊家庭背景的兒童的教育理念,沒有發展起流動兒童的心理輔導。此外,一些社區類似“兒童之家”這樣的組織,也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。
  “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,不是每個家庭的私事。”殷飛強調,隨著第二代、第三代外來務工人員離開老家,流動兒童會越來越多,城市不能只索取這些新市民的勞動力,而不考慮他們的家庭。如果社會和家庭都放任這些孩子不管,也就為未來社會的和諧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。
  他呼籲,作為對孩子、家長最有影響力的學校和老師,要提高教育能力,並提高和家長合作的能力。同時,社區也要建立真正有效的機制,不讓孩子對學校失去信心。
  (劉先生線索費50元)  (原標題:男孩逃課一個多月,在小區里“流浪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60rajn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